文 |地缘历史档案
编辑 |地缘历史档案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1995年那年冬天,宁夏沙漠刮起大风,27岁的萨日娜穿着棉袄,全身裹着沙子,在镜头前一遍遍重拍。
展开剩余83%没人想到她会红,更没人想到,她是被导演连续拒绝了六年、在家靠老公养的“失败演员”。她不是科班最亮眼的学生,长得也不惊艳。
她结婚早,被罚款。拍戏没人要,转行也没起色。可她硬是靠一部短剧翻了身。 再过十三年,她演了一个东北母亲,连央视都夸她“演技扎实”。
2008年,她成了 “国民母亲”,46岁。 可要说她是突然爆红,那是笑话,她熬了整整二十年。
没人觉得她能红,她也没想着靠脸吃饭
萨日娜出生在包头,家里是做话剧的。 她从小在后台长大,看着父母排戏,耳濡目染。别人放学玩,她在话剧团听台词。
1985年,她考上上戏,跟高曙光、郭冬临一个班。可她不属于“镜头型”演员,老师也说她 “长相普通”。
毕业后,她被分到总工会文工团,第一件事就是下矿井体验生活。回来后,没戏拍。 她去找导演,导演说她 “脸太老”“没观众缘”。
这话她听了六年。 她没发火,也没放弃,去当文秘、做主持、唱歌,甚至学外语。家里人劝她转行,她摇头, 她没觉得自己不行。
1991年,她和大学同学潘军结婚,结婚证“早领”了点,被罚了200块。亲戚笑话她“早嫁人没出息”。
她没吭声,潘军却站出来说: “她不是没出息,是还没遇上那个角色。”
这六年,她几乎没收入,靠潘军养。 潘军放弃自己的事业,做家务、照顾家人、稳定她情绪。他不觉得自己“被啃”,反而觉得“这是投资”。
1995年,机会终于来了。她接了 《牛玉琴的树》,角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。 她才27岁,没生过孩子,也没演过主角。
她跑去宁夏呆了半个月,跟原型人物吃住在一起。风沙大到睁不开眼,她边哭边拍。 演完后,这部剧拿了第16届飞天奖短剧一等奖。
她拿奖时手都在抖,这是她从业以来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。这一年,很多人第一次记住她的脸。可她知道,这只是个开始。
红是红了,但从来没松过劲
拿奖之后,她没有马上爆红。 1997年演《情感的守望》,拿了飞天优秀女演员。1998年演《午夜有轨电车》,拿了白玉兰最佳女演员。
可她还不是“主流”。那几年,她接戏不多,也不挑角色。只要剧本好,哪怕一天拍16个小时,她也不抱怨。
她不爱走红毯,不参加营销,甚至连穿衣都随便。她说,演员是给角色服务的,不是给镜头凹造型的。
她演的角色越来越多,但都不是女主。她没红得耀眼,却稳得可怕。
真正改变她命运的,是2008年的 《闯关东》。她演的是 “文他娘”,一个东北母亲。
为了这个角色,她提前三个月进村学生活,学腌酸菜、学补衣服。导演说她 “像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”。她把母亲的坚韧、苦难和爱全演进去了。
全国观众都记住了她。金鹰奖、飞天奖、杰出贡献奖,她一个个拿。 央视称她 “塑造了中国荧幕最真实的母亲形象之一”。
她不争,不抢,但一直在坚持
《闯关东》之后,她成了“母亲专业户”,但她不满足。 她接了《中国地》,演一个睿智女性,结果拿了 艾美奖提名。
她在《人世间》里演李素华,一个有点唠叨却特别真实的母亲,拿下双奖提名。2025年,她又在电影《抓娃娃》里演喜剧奶奶,这次她拿了传媒大奖最受关注女配角。
她的生活却低调。她和潘军现在住在烟台,270°海景房,客厅70㎡。但她从不晒房,从不秀恩爱。她去菜市场买菜,粉丝认出她,她笑着合影:“我就是个北方大妈。”
他们的女儿叫香香,1999年出生,长得像她。现在26岁,也在搞艺术。萨日娜不干涉孩子选的路,只说了一句: “你想做什么,就坚持做。”
她现在是中国视协演员委员会副会长,全国工会书屋代言人,还拿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。
她不争流量,不抢热度,也不怕被遗忘。她用30多年,证明了一件事: 不红没关系,只要你一直站在舞台上,总会有人看到你。
她是萨日娜,一个靠实力活出来的女人。
参考资料:
萨日娜:对天地无敬畏、对众生无悲悯,你就不要做演员——2024-12-06 08:55·环球网
参考资料:
萨日娜:对天地无敬畏、对众生无悲悯,你就不要做演员——2024-12-06 08:55·环球网
发布于:河南省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