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及,这味承载着千年智慧的中药材,又名甘根、连及草、白给、冰球子等,在中医药的宝库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。它不仅是一味疗效显著的中药,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植物,其生长环境、地域分布、植物形态等方面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奥秘。
白及偏爱温暖阴湿的环境,仿佛是大自然中的隐者,避强光而居。它适宜在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生长,这样的环境为它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湿度。白及的耐阴性极强,最怕强光直射,因此,在山谷林下、苔藓层中、林缘草丛以及山泉之畔,常常能见到它那优雅的身影。它的海拔适应范围极广,从100米至3200米都能见到它的踪迹,尤其在贵州的深山密林中,白及更是多见,仿佛是大自然赋予那片土地的珍稀宝藏。
展开剩余79%白及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,其中云南的品质最优,备受市场青睐。此外,云贵川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南、湖北等地也是白及的重点种植区域。在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,白及的身影尤为常见,它在那里茁壮成长,为当地的中医药产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白及属于兰科白及属,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它的地生草本形态,高可达15-70厘米,根茎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则菱形,肉质肥厚,富粘性,常数个相连,宛如大自然的杰作。茎直立,叶片3-5片,披针形或宽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下延成长鞘状,全缘,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坚韧的美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3-8朵,花紫色或淡红色,直径3-4厘米,宛如林间精灵,散发着迷人的魅力。
白及的采制过程充满了匠心独运。夏、秋二季是采挖白及的最佳时期,此时的白及块茎饱满,药效最佳。采挖后,需除去须根,洗净,然后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,这一步至关重要,它决定了白及的品质和药效。晒至半干后,再除去外皮,晒干,最终得到不规则扁圆形的白及块茎,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,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,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类白色,角质样,无臭,味苦,嚼之有黏性。
白及的性味微寒,味苦、甘、涩,归肺、肝、胃经。它具有收敛止血、消肿生肌的功效,仿佛是大自然的止血带和生肌膏。在中医药的理论中,白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症状和疮疡肿毒的治疗,其独特的药效深受医家和患者的信赖。
白及之所以具有如此显著的药效,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密不可分。它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粘液质等成分,这些成分赋予了白及美白祛斑、抗溃疡、抑菌等多种功效。白及粉外用涂擦,可以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,滋润、美白肌肤;同时,它还能在胃内形成胶状膜,促使溃疡面愈合,防止胃部感染。
关于白及,还有一段奇闻轶事流传至今。相传,古代有一位名叫白及的犯人,被砍头处死前,献上了一个止血秘方。后来,当他的胸部被剖开后,人们惊讶地发现,肺部十余处伤的窍穴都已经被填补起来,药的颜色也没有改变。老狱卒牢记此方,后转告其友张郎中。张郎中用此方救治了一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,果然有效,一日即止血,挽救了性命。一天,张郎中问老狱卒这药叫什么名字,老狱卒因年老记性差,只记得是白及献的方,把药名忘掉了,就顺口说了一句:“白及!”就这样,白及这个名字便流传了下来。
白及,这味充满神秘色彩的中药材,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、广泛的地域分布、优雅的植物形态、匠心的采制过程、显著的药效以及丰富的化学成分,成为了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它不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敬畏。
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,侵权即删。
发布于:湖北省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